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规章制度 - 教育教学研究 - 正文

太原理工大学一流本科“双万计划”建设实施方案

日期:2019年05月27日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

校发〔201919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文件精神,加快太原理工大学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建设,推进学校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卓越计划升级为抓手,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我校“双万计划”和卓越计划2.0建设。落实我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办学定位,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区域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科学素养和专业素质,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敬业乐群、志向高远、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

二、建设目标

本着“对标一流、特色鲜明,优化结构、建设有序,成果导向、责权统一,动态调整、确保卓越”的原则,经过35年时间,全面推进学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设,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培育建设项目和一流课程培育建设项目,建设(培育)40个校级一流专业,力争获批建设30个省级一流专业,申报18-2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培育)200门校级一流课程,争取认定建设60门省级一流课程,申报10-1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3-6个“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专业,形成国家、省、校三级建设体系。

通过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起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校专业、全部课程、全体教师的作用。同时,建立校内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长效机制,完善教职工、学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校友、第三方机构等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评估体系,构建持续改进、动态发展的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所有教学环节,强化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和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形成人人参与建设,重视本科教育的校园质量文化,为学校本科教育内涵式永续发展提供良好教育生态环境。

三、遴选原则

(一) 一流专业建设

一流专业是建设一流本科和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平台。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本着服务国家、山西省发展战略,扶优扶特扶需扶新,优先支持“双一流”建设学科支撑专业,重点支持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住建部高等教育评估专业、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国家和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同时,鼓励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鼓励卓越工程师、卓越法治人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的建设,鼓励交叉学科的优势专业群建设,积极培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新兴专业。并在冲击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同时,不断完善专业体系建设,保持学校专业特色发展。建设一流专业具体条件如下:

1.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较为完备的教学条件,在国家同类专业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一定的优势,在省内具有明显优势,且生源丰富,质量优异,毕业生社会声誉好。

2.专业建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保障,成效可测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有调动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3.专业建设与时俱进,能密切联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合作育人方面有健全的体制机制。

(二)一流课程建设

一流课程建设主要包括线上“金课”、线下“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五大类。申报课程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评价,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课程建设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素质优良,能确保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申报课程一般应为独立课程,不能以系列课程等形式打包申报。鼓励全校范围内开设的通识基础课程和受益面广的专业基础课的建设,同时,鼓励专业核心课和专业特色课程的建设,鼓励跨院系课程、前沿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和基于项目等方面的课程建设。建设周期为1-2年。

四、建设要求

(一) 一流专业建设

对于遴选出的一流本科专业,各学院结合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建设,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1.科学规划专业建设,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开展专业院校横向对比和专业自身建设纵向对比研究,科学规划建设方案,系统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国际化发展和质量保障体系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2.对标修订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相关行业等标准,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打造与专业目标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探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型学习、合作性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开展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基于成果的学习;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导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研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培养本科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和学科竞赛,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加快发展新工科、探索以推动创新与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新模式。

3.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造就高水平师资队伍

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在职培养培训机制,健全中青年教师职业规划指导机制,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团队传帮带的作用,引导教师教学科研相长,激发教师重视教学、关爱学生和自我提高的自觉性。推进专业教研室建设,优化专业教师结构,鼓励教师在教学改革和资源建设等方面形成集群合力,鼓励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组建教学团队,鼓励跨学院、跨学科合作。有计划地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鼓励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

4.强化实践教学,打造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结合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增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比例。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不断强化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融合共享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平台建设,促进培养与需求对接、科研与教学互动。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

5.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优质资源建设

要瞄准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立课程(群)负责人制,每个课程(群)有明确的负责人,每位教师归属一个课程(群),组织课程团队开展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改革等相关活动。加强协同发展,促进开放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每个专业重点打造8-10门左右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且须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积极开发跨学院项目学习式课程,通过增加学生认知经历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6.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增强人才培养竞争力

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方法,引进国外著名大学优秀师资、引入海外优质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开设旨在增强学生跨文化理解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专门课程,增加双语(全英)教学课程门数,积极举办国际名师讲座、国际学术论坛等活动,使学生在多元文化氛围中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扩大本科生出国留学人数。

7.完善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专业持续改进

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强化质量建设和质量监控的主体意识,形成各个专业的质量标准,并不定期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考评。持续健全评价结果,改进工作机制,使学生和老师直接受益。健全教务公开和教学信息透明机制,落实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每一位学生和老师都参与到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环节中。不断提高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形成学生、老师、校外行业专家等人员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时,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反馈,促进各个环节的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构建一整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形成有利于支撑一流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鼓励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重要领域进行探索实验,营造良好的专业质量文化。

(二)一流课程建设

一流课程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打造一流课程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打造“金课”要严格围绕“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标准。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创新性就是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就是指课程要有难度,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思考。

一流课程建设要站在“立德树人”、“以本为本”的战略高度,将思政教育贯穿到“金课”建设的全过程,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中创造性地实现“两性一度”,推进五大“金课”建设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1.明确一流课程建设目标与计划

一流课程建设目标、建设计划与课程的创新点、高阶点紧密融合,在建设中牢牢把握创新点,实现高阶性。要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学习资源、课堂教学与媒体教学的结合、教学互动环节设计、课外自主学习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与改进等方面。

2.重视课程研究学习

研究先行,建用并进,“用”字当前,用活用好用足已有课程优秀成果。站在已有课程优秀成果起点上建设更优秀更高阶的“金课”,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尤其要对同类课程已有建设成果的进行研究、分析、运用,使得“金课”建设团队站到已有同类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为实现“金课”建设的高阶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3.重视课程团队建设

打造以高校为主体的融合创新的“金课”团队,充分发挥和调动来自校内、校外、数字公司、出版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各类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课程团队要站在“两性一度”的新高度,调动校内外多方力量,创新课程建设机制、运用机制和管理机制,将共建共享、线上线下混合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金课”建设中。

4.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学设计要注重体现课程思政内容。课程内容应具备创新性,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交叉融合其它学科最新知识,教学形式要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课程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学业挑战度,具有合理的课程难度、深度,切实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5.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建设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方式,营造开放、协作、自主的学习氛围和批判性的学习环境;开展互动式、探究式、启发式、问题导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组织高质量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表达能力;加大课外辅导、答疑在课程教学环节中所占比重。

6.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精心组织、设计与课程理论部分相配套的课程实验、案例分析、社会调查、课程大作业等,鼓励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课外科技活动等创新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7.强化优秀教材建设

根据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合理规划,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积极组织新教材编写,建设适用范围广、评价好的精品优质教材,切实提高优秀教材育人效果。

8.建立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作业设计体系和课程考核方式,加大学习过程考核,探索非标准答案考核。结合不同类型的教学评价方法,通过分析教学评价数据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与学生分享学习进展,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主设置学习目标、实现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和复杂问题的解决者。

五、保障机制

(一)学校层面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一流本科“双万计划”领导组,由校长黄庆学任组长,副校长树学峰、李明任副组长,教务部、财务部、人事处、学生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合作处、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中心、宣传部、校友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一流本科“双万计划”工作组,负责全校“双万计划”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每两年召开全校本科教育发展与改革创新研讨会,并确保政策、经费、资源、服务优先考虑本科教育一线。工作组设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部,负责组织各项具体工作。

1.明确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建立教师精力投入本科的支撑保障机制;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优化学生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形成就业、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建立支持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的制度,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习,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等。同时,确保教育教学经费专款专用。

2.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职能部门之间、学院之间协调联动,优化部门内及跨部门业务流程,树立和重构办事流程,促进跨学院合作,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3.制定有利于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的二级学院考核、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奖励体系等,并保证建设的经费到位、政策到位。

4.构建由各职能部门、各学院、教职工、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在校生、校友等组成的校级质量保障体系,实施质量监控,并探索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机制。

5.提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点建议名单,并根据各学院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实施情况,分配各学院年度预算,在专业动态调整、招生指标、绩效分配等方面实行奖惩,并对项目经费发放予以动态调整。

6.组织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各专业建立一流专业标准,建立涵盖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金课”标准。组织实施本科专业、课程评估。

7.在校园网建立“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申报专题栏目,负责所有申报材料如期上网,并保证网络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验收期间畅通。

(二)学院层面

各学院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院级教学工作委员会,作为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评价的组织决策机构,并对获批立项的项目实施过程和建设成效进行监督指导,其主要职责:

1.审议学院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有关规章制度;

2.审议学院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

3.审议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和计划;

4.审议各专业的质量标准和一流课程质量标准;

5.审定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年度经费投入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

6.按年度检查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和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确保经费落实到位,支持有力;

7.组织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项目评估和验收;

8.建立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教职工、在校生、校外学术专家、行业专家、用人单位和校友等组成的质量保障体系,根据校外第三方行业专家或机构评价结果反馈改进教学质量,构建持续改进机制;

9.落实人才培养绩效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投入人才培养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三)专业层面

各专业成立以专业负责人为组长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其职责是:

1.确立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

2.申报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和计划;

3.组织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进行专业综合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

4.组织项目经费预算、经费支出审批和日常管理。

六、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部负责解释。

                                                                              2019522



 


附件:

太原理工大学一流本科“双万计划”建设经费支持

 

未来3-5年内,学校将资助18-2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申报成功一流建设专业,每个专业学校奖励建设经费100万;学校将资助3-6个卓越计划专业进行2.0版升级建设,申报成功专业,每个专业奖励建设经费100万;申报成功省级一流专业,每个专业奖励建设经费30万;拟资助10-15门国家一流课程建设,每门课程投入建设经费20万,资助60门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每门课程投入建设经费10万,资助200门校级一流课程建设,每门课程投入建设经费5万。

经费按建设周期分年度发放。专业建设经费支出细则可参考《太原理工大学专业建设经费管理办法》,用于专业考察、改善教学条件、专业申请、专家评审等。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国内外优质教材、教学参考书、资料;制作电子教案、课程上网及升级;建设资源库;编写教学大纲和其它教学文件;添制有关教具;参加国内有关课程建设的学术会议;发表有关教学研究论文;出版高水平教材、教学参考书等。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经费使用应符合学校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学校对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建立项目年度检查制度和验收评估制度。根据检查评估情况,进行滚动支持。对期满考核未通过的立项建设项目,视其严重程度予以限期整改、终止项目等处理。凡被责成限期完成的项目,延期半年,暂停经费报销;被终止的立项建设项目,取消拨款计划,未来三年内不再接受其立项申请。检查验收结果将纳入学院本科教学年度考核。

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奖励学院10万元,其中,获得终审会评资格先奖励5万元,成功获批奖励5万元。此外,学校根据《本科教学一次性奖励办法》,按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给予相应申报建设团队奖励。同时,学校依据相关管理办法对学院和团队在二级考核中给予考虑,并且在优秀教师评选、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国家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负责人和团队成员。